首页 >> 资讯 >

遗嘱的效力司法解释(遗嘱的效力)

2022-07-14 12:08:1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遗嘱的效力司法解释,遗嘱的效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样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设立遗嘱并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能力。作为一种民事遗嘱行为,发起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立遗嘱能力,即遗嘱能力,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遗嘱能力。因此,立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遗嘱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遗嘱必须是立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意愿,因为真实意愿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遗嘱是否为立遗嘱人的真实遗嘱,原则上以立遗嘱人的最后遗嘱为准。以胁迫或者欺骗手段订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遗嘱不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项规定是强制性的。如果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则不能生效。遗嘱人未能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的,在处理遗产时,应当为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部分可以按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应根据遗嘱生效时被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4.遗嘱中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的个人财产。既然遗嘱是立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那么它只能处分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遗嘱处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的,这部分遗嘱应当认定无效。

5.遗嘱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民事行为无效。如果遗嘱损害公共利益或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则该遗嘱无效。

(2)遗嘱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遗嘱的内容是立遗嘱人处理遗产和其他事务的遗嘱。一般来说,遗嘱的内容应包括:

1.注明遗产的名称和数量。

2.指定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3.注明遗产的分配方式以及立遗嘱人或受遗赠人接受遗产的具体项目和份额。

4.表明某一遗产的用途和目的。

5.指定遗嘱执行人。

(3)遗嘱的格式是什么?(1)本人身份说明: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近亲属。

2.本人委托的执行人的身份证、授权委托书、住所、指定执行人与本人关系的说明。如有利害关系,应表明不影响被执行人效力,并指定后备执行人。确认签名包括各种签名字体的演示。

3.对本人遗嘱法律效力的说明:法律依据、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行为能力、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内容应当真实合法、处分的财产应当归个人所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应当保留必要的份额。立遗嘱人提供的遗嘱或遗嘱草案形成的时间、地点、过程,是自己写的还是他人代为写的,是否是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代理人的情况,无论是遗嘱还是遗嘱草案上的签名、印章、手印都是自己的。

4.我的财产描述的基准日期,项目-房地产,存款,股票,汽车,现金,投资,办公室,债权等。相关合同、产权证及凭证,本人之前是否被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处分,是否被设定担保、查封、扣押等限制所有权的情形。

5.我的保险描述:受益人、监护人、执行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合同文件的结算方式。

6.执行本人相关事务,债权债务,财产分配,个人物品:汽车,电脑,书籍,信件,照片,向相关人员递交信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