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辐照食品有哪些(辐照食品)

2022-07-12 22:36:14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辐照食品有哪些,辐照食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杀菌保鲜技术。它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利用X射线、射线或高能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在能量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物理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和风味、延长保质期的目的。食品辐照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如减少农产品和食品损失、提高食品质量、控制食源性疾病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食品辐照加工技术已成为21世纪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辐照的发展历程

在第一阶段,电离辐射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辐照消毒技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X射线发现时就有所探索,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始于40年代的美国。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条例》修正案,从法律上确认电离辐射是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对全世界的食品辐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从现在来看,把电离辐射归为食品添加剂是不正确的,因为食品辐照并没有给食品添加任何物质,只是引起了食品中的一些化学变化。烘烤、油炸、罐装、微波、辐射、冷冻干燥等。都能引起这些变化,应该归类为处理。随后,许多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辐照食品科学研讨会,讨论辐照食品的安全问题

第二阶段,确认食品辐照不属于添加剂范畴,用于商业食品。

1976年,各国食品专家在国际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上确认,食品辐照不同于化学加工,不属于添加剂范畴。首次无条件批准鸡肉、木瓜、土豆、草莓、小麦等5种辐照食品。与此同时,对大米、鱼和洋葱进行辐照供人食用的做法得到了初步批准。随后又批准了三种辐照食品:香辛料、酶制剂和新鲜猪肉。

第三阶段,安全得到认可,相关法律法规正式颁布。

1980年“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确认“以储存为目的,任何食品辐照剂量小于10kGy,……不再需要毒理学试验”。1983年,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正式发布了《辐照食品通用法规》,为辐照食品制定卫生法规提供了依据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批准辐照食品供人食用的国家是前苏联(1958年3月马铃薯发芽被禁止),随后是加拿大和美国。

第四阶段商业食品辐照厂建立,辐照食品逐渐增加。

1991年,第一家商业食品辐照工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开业。目前,世界上已有38个国家正式批准了224项辐照食品标准。

我国对食品辐照的研究始于1958年,当时中科院同位素委员会组织了隶属于食品部等部门的12个单位组成了“食品辐照保鲜合作研究组”,对大米辐照杀虫和马铃薯辐照抑制发芽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目前,我国已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鉴定。到1998年,国家颁布并批准了六类辐照食品卫生标准,在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多台商用辐照装置,到2002年底,已有64台辐照装置。食品辐照的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辐照量达到86万吨,2002年超过10万吨,居世界第一。辐照食品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中国的食品辐照已经进入

辐照食品的健康和安全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消费者普遍害怕辐照。辐照食品有放射性吗?食物经过辐照后,会诱发放射性吗?有放射性残留物吗?辐照食品关于安全、卫生和管理标志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生物安全问题

人们非常关注食源性疾病。食品中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对辐照敏感,10kGy以下的剂量可以淘汰。辐照杀死致病菌,不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各国30多年的研究成果,FA0/世卫组织/IAEA组织的联合专家委员会于1980年10月宣布,任何吸收剂量小于10kGy的辐照食品都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毒理学试验。[第页]

(2)辐照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

辐照食品的营养成分检测表明,低剂量辐照不会造成食品营养品质的明显损失。食物中的蛋白质、糖和脂肪保持相对稳定,而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会损失太多。辐照食品营养卫生学和辐射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辐射降解产物的种类与常规烹调方法产生的有毒物质含量没有本质区别。辐照和电离可以直接引起生物效应。实践证明,它能抑制辐照食品收获后的生长(蘑菇),防止发芽(马铃薯),杀虫灭菌,灭酶(所有食品),从而达到延长食品保鲜期或长期储存的目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