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股权融资方案怎么设计(股权融资方案)

2022-07-12 20:16:1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股权融资方案怎么设计,股权融资方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股权质押融资方案

1.中小企业直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在具体操作中,中小企业通常由公司股东等股权出质人出面,以其有权处分并可依法转让的公司股权为标的,通过订立书面质押合同的方式将其公司股权质押给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以担保债务履行,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机构直接向出质人放款,就会使金融机构具有股权质权人和债权人的双重身份,这显然会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目前金融机构只向注册资本大、实力强、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提供这种贷款服务,直接将资金贷给出质人。更多的时候,中小企业寻找信誉度高的担保机构作为担保人,金融机构将贷款借给担保人,担保人再提供给中小企业。

2.公司股东采取股权质押形式,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这些中小企业大多是法人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中,中小企业会先向银行申请贷款,由担保公司向银行做出担保,然后公司股东采取股权质押的形式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最终达到融资目的。据调查,这种形式更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风险控制方面也能得到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的认可,因此普遍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

3.基于股权转让资金交割条件的公司间担保,实行股权质押融资。

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之间相互转让股权的事情越来越多。据工商机关调查统计,中小企业以股权转让款的交付条件为担保,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数量迅速增加。

(二)股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

1.股权价值波动下的市场风险

股权的质押就像股权的转让。质权人接受股权质押,就意味着从出质人手中接管了股权的市场风险。然而,股票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远远大于用于证券的传统实物资产。

无论是质押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是其他外部因素,最终结果都转嫁到股权的价格上。当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资不抵债时,股权价格就会下跌,转让股权的收益很可能不足以清偿债务。虽然法律规定变价后质押财产的价款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将继续清偿不足部分。

2.出质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风险。

所谓股权质押的道德风险,是指股权质押可能导致公司股东“圈钱二次”甚至掏空公司的现象。由于股权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价值,股权价值的保全需要质权人对公司进行持续的评估。而未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对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同时,作为第三方股权公司,质权人难以持续跟踪和控制其生产经营、资产处置和财务状况,容易导致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掏空股权公司资产、中止银行债权。

3.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法律风险。

现行股权质押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给质权人带来以下风险:

(1)赔偿优先权的特殊性所隐含的风险

股权质押制度中规定的优先受偿权不同于一般担保物权,具有特殊性。质押公司破产时,股权质权人无权排除质押的股权,因为公司破产时其股权的价值接近于零,股权所包含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和参与公司事务的权利一文不值,质押权几乎不可能实现。

(2)涉外股权瑕疵质押风险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规定,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在企业成立后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或经批准的期限缴纳出资,实行注册资本授权制,即股权的取得不以实际缴纳的出资额为依据,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可以其未缴纳的出资进行质押,给质权人带来风险。

通过以上小编对股权质押融资方案及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可以了解一些企业经常采用的股权质押融资方式,以及在股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