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盈余公积提取比例(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2022-07-12 19:34:2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盈余公积提取比例,盈余公积提取比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类型:

(1)法定盈余公积

上市公司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得提取。

(2)任意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根据股东会决议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根据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提取的;后者由公司自行提取。

(3)公司的盈余公积主要可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用于弥补亏损

公司亏损了,就应该自己弥补。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用次年的税前利润弥补。按照现行制度,公司亏损时,可以用未来五年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限为五年。二是用下一年的税后利润弥补。五年后公司亏损未全部弥补的,未弥补的亏损用所得税后利润弥补。三是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公司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由公司董事会提出,股东大会批准。

(2)资本化,即所谓的“红股”

公司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盈余公积实际转增资本时,应当按照股东原持股比例结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盈余公积的提取实际上是对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限制。盈余公积本身是利润分配的一部分,盈余公积对应的资金一旦提取形成盈余公积,一般不得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盈余公积的用途并不是指其实际占用形式,盈余公积的提取并没有将这部分资金从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分离出来。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弥补亏损还是用于增资,都只是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转换。例如,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实际上减少了盈余公积留存的金额以冲减未弥补的亏损金额,不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企业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只是减少了盈余公积的余额,但同时增加了企业的实收资本或股本,并不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至于企业盈余公积余额,它实际上只代表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说明它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一个来源。它所形成的资金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也可以表现为一定的实物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它将与企业其他来源形成的资金一起循环。

盈余储备账户

由于法定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用途不同,企业应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当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理论上,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属于企业所有者,成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从中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也属于企业所有者。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殊性,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法定公益金,可以作为企业职工集体福利的资金来源。企业使用了这部分公益金后,就意味着未来可用的公益金数额会减少。为了反映企业公益金的提取、使用和结余情况,企业应在“盈余公积”科目中设置“法定公益金”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公益金虽然用于员工福利支出,但不同于针对员工个人的福利支出,其支出一般会形成一定的实物资产。因此,企业用公益金购建集体福利设施形成固定资产后,一方面要对形成的资产价值进行登记,同时要将其使用的金额从公益金账户转入任意盈余公积账户,使公益金账户的余额体现为企业未来可以使用的公益金金额。会计处理时,根据实际提取的公益金金额,借记“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使用公益金购建集体福利设施及其他待处置固定资产时,资产购建原支出中使用的公益金金额,应当从任意盈余公积转入公益金账户。会计处理时,根据固定资产购建时原支出的公益金金额,借记“盈余公积3354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3354法定公益金”科目。

企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将盈余公积转增的资本金额,按照转增资本前实收资本结构的比例,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明细账,相应增加各所有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

(5)盈余公积的核算

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应当提取盈余公积金额。

借款: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公益金,按公益金数额计提。

借款: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款:盈余公积-公益金

企业提取的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时

借:盈余公积-公益金

贷款: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当企业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时,当期按时弥补的亏损金额。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货: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

企业用提取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按照批准的转增资本数额

借: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企业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按照转增资本前的实收资本结构比例,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数额计入“实收资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投资明细账,相应地增加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

外商投资企业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以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也作为盈余公积,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