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仲裁的执行管辖(仲裁的执行期限)

2022-07-12 15:04:4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仲裁的执行管辖,仲裁的执行期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律制度。与特定范围内的诉讼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那么仲裁的执行期限选择仲裁并在审判后做出裁决需要多长时间呢?边肖今天讨论的法律问题是申请仲裁的执行期限是多长。(1)什么是仲裁?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双方约定的第三方进行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争议发生前订立的,通常作为仲裁条款出现在合同中;另一种是争议发生后缔结的,是将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两种形式的仲裁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二)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1。双方或一方为公民的,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1年。2.双方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执行期限为6个月。3.法院执行案件后,应当在6个月内采取强制执行措施。4.如果6个月内法院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促进执行。(3)仲裁申请的执行期限是多久?根据《仲裁法》第62条:“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当事人可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为公民的为一年,双方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年度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2008年4月1日起,根据2007年10月28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申请执行期限延长至两年。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一般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办结;非执行案件一般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延长执行期限的,应报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因此,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自判决规定的履行期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院一般应在收到执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完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仲裁的执行期限是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因为仲裁主体不同,仲裁执行期限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以上是边肖为您整理的仲裁申请执行期有多长及相关知识。祝你阅读愉快!如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网站,我们会有专业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