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即发的词语解释是什么】“一触即发”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或局势非常紧张,稍有触动就会立刻爆发。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某种潜在的危险或冲突在极短时间内可能被触发的状态。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一触即发 |
拼音 | yī chù jí fā |
释义 | 比喻事态非常紧张,稍有触动就会立刻爆发。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势如火之将燃,一触即发。”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矛盾、冲突、情绪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情形。 |
近义词 | 剑拔弩张、一触即爆、风起云涌 |
反义词 | 风平浪静、安如泰山、平静无事 |
二、详细解释与使用场景
“一触即发”原意是指火苗一旦接触燃料就会立即燃烧,后来引申为事物在极短时间内因一点刺激而迅速引发变化或冲突。它常用于描述:
- 人际关系:如两人之间积怨已久,稍有言语冲突就可能爆发争吵。
- 政治局势:如地区紧张局势,任何小事件都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
- 情绪状态:如一个人心情极度压抑,一点小事就可能情绪失控。
例如:
> 当前国际形势一触即发,各方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三、注意事项
1. “一触即发”强调的是“瞬间反应”,因此多用于描写紧张、激烈的情境。
2.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是否符合“容易引发剧烈反应”的特点。
3. 不宜用于描述缓慢发展的过程或长期积累的结果。
四、结语
“一触即发”作为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生动地描绘了事物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临界点。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正式写作,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掌握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与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