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侠仗义是什么意思】“行侠仗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具有正义感、勇敢、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品质。这个词语多用于描述古代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也常用来赞扬现实中具有高尚品德和强烈责任感的人。
一、
“行侠仗义”字面意思是“行走江湖,主持正义”,其核心含义是:在社会中秉持正道,不畏强权,勇于帮助弱小,维护公平与正义。这一概念不仅体现在武侠世界中,也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象征着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准则。
该词常与“义气”“正义”“担当”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正义的坚持。它不仅仅是武力上的“打抱不平”,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要求和道德修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行侠仗义 |
拼音 | xíng xiá zhàng yì |
出处 | 常见于古代武侠小说,如《水浒传》《射雕英雄传》等 |
字面意思 | “行侠”指行走江湖,“仗义”指主持正义 |
引申含义 | 指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扶危济困、不畏强权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描述英雄人物、赞扬有道德操守的人、表达对正义的追求 |
近义词 | 正义凛然、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
反义词 | 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冷眼旁观 |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社会中,可用于赞美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维护公平正义的人 |
三、结语
“行侠仗义”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挺身而出,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同于古代江湖,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