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的整首古诗】“相看两不厌”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一首描绘诗人与自然山水之间深情对话的抒情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孤独中寻求慰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一、诗歌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二、诗歌赏析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诗题 | 《独坐敬亭山》 |
创作背景 | 李白晚年漂泊,心境孤寂,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依恋 |
诗句内容 | 描写天空中鸟儿飞走,只有白云独自飘荡,而诗人与敬亭山彼此相望,互不厌倦 |
主题思想 | 表达诗人孤独中与自然为伴的情感,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与情感共鸣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运用对比手法(众鸟与孤云、孤独与陪伴) |
诗句含义 | “相看两不厌”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超越言语的默契与理解 |
三、诗歌意义与影响
《独坐敬亭山》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哲理。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在古代文人中,“相看两不厌”常被用来形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这首诗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描写山水、抒发情怀的经典之作,也被广泛用于文学教学和文化研究中。
四、结语
“相看两不厌”的诗句,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宁静,也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