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哪首古诗】“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重视学习、积累知识。这句话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具体出自哪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句话出处的总结与分析。
一、
“书到用时方恨少”最早见于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全诗如下: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并非原诗中的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来的一句话,常被误认为是该诗的原文。实际上,这句“书到用时方恨少”最早出现在明代学者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中,作为对陆游诗句的引申和概括。
因此,这句话虽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并被后人广泛引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部分思想源自此诗) |
常见引用 | 冯梦龙《警世通言》 |
原句内容 | “书到用时方恨少”并非原诗中的句子 |
诗歌全文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含义 |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也暗示平时不努力,到用时才感到知识不足 |
流传情况 | 广泛用于教育、劝学等场合 |
三、结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虽然不是某一首古诗的原文,但它凝聚了古代文人对学习与实践关系的深刻思考。无论是陆游的诗,还是后来的引用,都提醒我们:知识需要积累,不能等到真正需要用到时才后悔没有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