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恐双溪蚱蜢舟读音】“又恐双溪蚱蜢舟”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是一首描写春日暮色与个人愁绪的词作。其中“又恐双溪蚱蜢舟”一句,因“蚱蜢”一词发音较为特殊,常被读者误读或混淆。本文将对这一句的正确读音进行总结,并附上相关字词的拼音对照表。
一、原文背景简介
《武陵春·春晚》是李清照南渡后所作,抒发了她在国破家亡之后的孤寂与哀愁。全词如下: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又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其中“又恐双溪蚱蜢舟”一句,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虽有出游之意,却担心小舟无法承载心中沉重的愁绪。
二、关键词读音解析
1. 又(yòu):表示“再”、“还”的意思,语气副词。
2. 恐(kǒng):意为“担心”、“害怕”。
3. 双溪(shuāng xī):地名,指浙江金华的双溪,是当时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4. 蚱蜢(zhà měng):一种小型昆虫,俗称“蚂蚱”,这里借指小船,形象地表达船体轻小、难以承载愁绪。
三、拼音对照表
汉字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备注 |
又 | yòu | ㄩˋ | 去声 |
恐 | kǒng | ㄎㄨㄥˇ | 上声 |
双 | shuāng | ㄕㄨㄤ | 阴平 |
溪 | xī | ㄒㄧ | 阴平 |
蚱 | zhà | ㄓㄚˋ | 去声 |
蜢 | měng | ㄇㄥˇ | 上声 |
四、总结
“又恐双溪蚱蜢舟”中的“蚱蜢”读音为 zhà měng,并非常见的“zha ming”或“zha meng”。此句通过“蚱蜢舟”这一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之重,即使轻舟也难以承载。在朗读或书写时,注意准确发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作的情感内涵。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或诗词赏析,可继续关注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