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昫生平简介】刘昫是五代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曾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个政权的官职,并在后晋时期担任宰相。他主持编修了《旧唐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载唐朝历史的正史,对后世影响深远。刘昫一生经历动荡,但其在史学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
一、刘昫生平总结
刘昫(约879年-946年),字耀远,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出身于士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尤精于史学。他在五代乱世中辗转任职,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中担任要职,最终在后晋天福年间官至宰相。他虽身居高位,但仍致力于整理和编纂历史文献,尤其是主持编修《旧唐书》。刘昫去世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襄”。
二、刘昫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昫 |
字 | 耀远 |
出生年份 | 约879年 |
去世年份 | 946年 |
籍贯 | 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 |
所处朝代 | 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主要职务 | 后晋宰相、史馆修撰等 |
主要成就 | 主持编修《旧唐书》 |
史学贡献 | 为后世保存大量唐代史料 |
谥号 | 文襄 |
评价 | 五代史学重要人物,史才卓著 |
三、结语
刘昫虽身处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但他始终以史为鉴,注重文化传承。他的《旧唐书》不仅为后世提供了详实的唐代历史资料,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作为一位兼具政治才能与学术修养的官员,刘昫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