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这个梗怎么来的】“857”这个网络用语近年来在一些社交平台和论坛中频繁出现,尤其在一些特定的圈层中被广泛使用。它最初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而是随着网络文化的演变逐渐形成的一种“梗”。那么,“857”这个梗到底怎么来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详细的总结。
一、梗的起源
“857”最早来源于网络上的一个谐音梗。其数字“857”在中文里可以被拆解为“八五七”,而“八五七”与“巴五七”发音相似,进一步引申为“巴”字可能代表“巴结”或“巴不得”,而“五七”则可能指代某些特定的日期(如5月7日)或者是一个模糊的时间表达。
不过,这种说法较为牵强,真正的流行还是源于另一个更贴近现实的解释。
二、另一种可能的来源:网络社群中的内部梗
在一些特定的网络社群中,“857”被用来表示一种“不回消息”的状态。例如,在聊天软件中,如果一个人发了消息但对方长时间没有回复,可能会有人调侃说:“他857了。”这里的“857”其实是一种“沉默”的代称,类似于“掉线”、“失联”等意思。
此外,也有说法认为“857”是“我不理你”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即“WBMN”(我不要你),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三、网络文化中的延伸
随着时间推移,“857”逐渐成为一种网络流行语,被用于各种场景:
- 在游戏、直播、论坛等场合中,用来形容“没人回应”或“没人搭理”的情况。
- 有时也被用来调侃自己“被无视”,比如:“今天我发了个帖子,结果857了。”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梗的来源 | 网络谐音梗或社群内部用语 |
发音相近 | “857” → “八五七”/“巴五七” |
常见用法 | 表示“不回消息”、“被无视” |
流行场景 | 社交平台、论坛、聊天软件 |
可能含义 | “我不理你”、“失联”、“沉默” |
是否有明确出处 | 不确定,多为民间流传 |
五、结语
“857”这个梗虽然没有明确的起源记录,但它在网络文化中逐渐发展出多种含义,并被不同群体赋予不同的解读。无论是作为谐音梗还是社群内部用语,它都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如果你在聊天中看到“857”,不妨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它的具体含义。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857”这个网络梗的来源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