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资料】“诺曼底号”(RMS Titanic)是20世纪初最著名的豪华邮轮之一,以其庞大的规模、先进的技术和奢华的设施而闻名。然而,1912年4月15日,它在首次航行中与冰山相撞后沉没,造成超过1500人丧生,成为历史上最知名的海难之一。以下是对“诺曼底号”的简要总结及关键信息表格。
一、背景与建造
“诺曼底号”由英国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为白星航运公司建造,于1909年下水,1912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长度达269米,排水量达46,000吨。其设计旨在提供前所未有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包括多个甲板、豪华客舱、游泳池和健身房等设施。
二、沉没事件
1912年4月10日,“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出发,驶向纽约。4月14日晚上11点40分左右,船体在北大西洋撞上了一座冰山,导致船体左侧多处破损。尽管船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但由于救生艇数量不足且部分乘客未能及时登船,最终在4月15日凌晨2点20分左右沉没。
三、历史影响
这次灾难引发了全球对船舶安全标准的重新审视,促使国际社会制定更严格的海上安全法规,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此外,“诺曼底号”的故事也激发了大量文学、电影和纪录片的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
四、重要数据表
项目 | 内容 |
船名 | RMS Titanic(泰坦尼克号) |
建造公司 | 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Harland and Wolff) |
建造时间 | 1909年 |
首航时间 | 1912年4月10日 |
沉没时间 | 1912年4月15日 |
船长 | 269米 |
排水量 | 约46,000吨 |
客舱数量 | 约800间 |
救生艇数量 | 20艘(仅能容纳约1100人) |
伤亡人数 | 约1500人遇难 |
主要原因 | 撞击冰山,救生艇不足,组织混乱 |
五、结语
“诺曼底号”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也是人类对自然力量挑战失败的悲剧写照。它的沉没不仅改变了航运业的安全标准,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对灾难、人性与命运的思考。如今,“诺曼底号”的遗迹已成为海洋考古的重要对象,持续吸引着科学家和历史爱好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