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其辞是什么意思】“闪烁其辞”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说话含糊不清、不明确,故意回避重点或不愿直接表达真实意图。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他人在表达时不够坦诚、避重就轻。
一、
“闪烁其辞”出自《左传》,原意是形容言语隐晦、模糊不清。现代用法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问题时,不敢直面真相,而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行为可能出于害怕承担责任、隐瞒事实或不愿透露信息等原因。
该成语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带有较强的批评意味。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单纯的“说话不清楚”,而应理解为“有意回避”。
二、表格形式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闪烁其辞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字面意思 | 说话含糊不清,言辞闪烁 |
引申含义 | 故意回避问题,不愿正面回答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说话不坦诚、态度暧昧 |
语法结构 | 动词性成语(作谓语) |
近义词 | 含糊其辞、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反义词 | 直言不讳、开门见山、直言无讳 |
常见搭配 | 他面对质问时闪烁其辞,显得心虚 |
适用对象 | 多用于人或人的语言表达,较少用于事物 |
语体色彩 | 正式、书面语 |
使用注意 | 避免误用为“说话不清楚”,应强调“有意回避”的含义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交流中,“闪烁其辞”往往让人感到不信任或不满。因此,在表达观点时,尽量做到清晰、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委婉表达,也应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而非一味地回避问题。
总之,“闪烁其辞”虽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但其背后所传达的是一种对沟通态度的评判,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真诚、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