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意寒星荃不察分别出自于哪首诗】一、
“寄意寒星荃不察”这句话,出自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诗作《自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诗句中,“寄意”表示寄托心意,“寒星”象征着遥远而冷清的希望或理想,“荃不察”则源自《楚辞·九歌·湘君》中的“捐余袂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其中“荃”指香草,比喻贤人或知音,而“不察”则是不被理解的意思。鲁迅借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虽有理想和抱负,却无人理解的苦闷。
以下是一份关于该诗句出处的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问题 | 内容 |
句子 | 寄意寒星荃不察 |
出处 | 鲁迅《自嘲》 |
原文背景 | 鲁迅在1932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
诗句含义 |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苦闷 |
典故来源 | “荃不察”出自《楚辞·九歌·湘君》 |
意象解析 | “寒星”象征希望与理想;“荃”比喻知音或贤人 |
作者简介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 |
诗作风格 | 简洁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
三、结语
“寄意寒星荃不察”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它不仅体现了鲁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反映出他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了解其出处与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