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的典故或故事】“一曝十寒”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只在短时间内努力,之后便懈怠下来,无法持续进步。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源自《孟子·告子上》。
一、典故原文
《孟子·告子上》中记载: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冷它,也是不可能生长的。孟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如果不持之以恒,就难以取得成功。
二、故事背景与寓意
“一曝十寒”的故事虽然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情节,但其寓意非常明确:学习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只是偶尔努力一下,而大部分时间却放松懈怠,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难以成功。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提醒人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持续的努力。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曝十寒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原文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含义 | 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只在短时间内努力,之后便懈怠。 |
寓意 | 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劝诫人们要持续努力,不可半途而废。 |
使用场景 | 教育、工作、生活等需要长期坚持的领域。 |
类似成语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
四、结语
“一曝十寒”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靠一时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只有像种植物一样,每天都给予适当的阳光和水分,才能真正看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