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彩凤是成语吗】“身无彩凤”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出众的才华或能力。但很多人会疑惑:它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呢?本文将从定义、出处、用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文化背景,常用于表达简洁而深刻的思想。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故事、寓言等,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象征性。
二、“身无彩凤”是否为成语?
根据目前的语言资料和权威词典,“身无彩凤”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成语。
1. 出处分析:
“身无彩凤”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中的“身无彩凤”是比喻两人虽情投意合,却无法在一起,缺乏现实的条件(如彩凤双飞)来实现感情的结合。
这首诗中的“身无彩凤”是一个诗句中的表达,而非独立的成语。
2. 用法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身无彩凤”多作为引用诗句使用,或用于文学创作中表达一种无奈的情感状态,但并未形成固定的成语结构。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来源 | 是否常用 |
心有灵犀 | 比喻双方心意相通 | 李商隐《无题》 | 常用 |
双飞彩凤 | 形容夫妻恩爱 | 出自古诗词 | 较少单独使用 |
身无长物 |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 出自《世说新语》 | 常用 |
无计可施 | 没有办法可想 | 出自《三国演义》 | 常用 |
四、结论
“身无彩凤”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而是出自李商隐诗句中的表达,用于描述情感上的无奈与遗憾。虽然它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用,但在日常语言中并不作为成语使用。
总结:
- “身无彩凤”不是成语;
- 它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诗;
- 用于表达情感上的无力感;
- 不具备成语的固定结构和广泛使用性。
如果你在写作中想表达类似的情感,可以考虑使用“心有灵犀”或“身无长物”等更常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