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少尿”是一个医学术语,常用于描述肾脏功能异常或泌尿系统问题的一种表现。理解“少尿”的含义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
少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尿液排出量明显减少的现象。正常成人每日尿量一般在1000~2000毫升之间,若低于400毫升/天,则可被定义为少尿。少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如肾功能不全、脱水、心力衰竭、尿路梗阻等。
少尿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某些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因此,在诊断时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少尿的相关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指24小时内尿量显著减少,通常低于400毫升。 |
正常尿量范围 | 成人:1000~2000毫升/天;儿童:根据体重计算,一般为每公斤体重约2~3毫升/小时。 |
常见原因 | 脱水、肾功能减退、心力衰竭、尿路梗阻、感染、药物影响等。 |
症状伴随 | 可能伴有水肿、乏力、恶心、高血压、尿色深等。 |
诊断方法 | 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B超等。 |
治疗原则 | 针对病因治疗,补充水分,必要时进行透析等。 |
注意事项 | 发现少尿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三、小结
“少尿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在问“少尿”这个医学术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少尿的定义、原因及处理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识别潜在的疾病风险。如果出现持续性少尿,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