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时共有几大战区】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为了更好地组织对中国的侵略行动,设立了多个战区。这些战区的划分不仅反映了日军的战略部署,也体现了其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军事控制意图。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出发,总结日军在侵华期间设立的主要战区,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历史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为有效推进侵略战争,日军在中国战场设立了多个战区,以协调各部队作战任务。随着战局的发展,部分战区被撤销或合并,但整体上,日军在侵华期间共设立了多个主要战区。
二、日军侵华期间设立的主要战区(按时间顺序)
序号 | 战区名称 | 设立时间 | 主要作战区域 | 备注 |
1 | 华北方面军 | 1937年 | 北平、天津、河北、山西等 | 由寺内寿一指挥,主要负责华北地区 |
2 | 华中方面军 | 1937年 | 上海、南京、江苏、安徽等 | 由松井石根指挥,参与淞沪会战和南京战役 |
3 | 华南方面军 | 1938年 | 广东、广西、海南等 | 由古贺辰四郎指挥,主要负责华南地区 |
4 | 中国派遣军 | 1939年 | 全国多地 | 由多田骏、冈村宁次等指挥,统一指挥全国作战 |
5 | 朝鲜军 | 1938年 | 朝鲜半岛 | 负责朝鲜防务,协助侵华作战 |
6 | 驻蒙军 | 1939年 | 内蒙古、察哈尔等 | 由板垣征四郎指挥,负责北方边境 |
7 | 第五师团 | 1937年 | 山东、河南等地 | 常设部队,参与多次战役 |
8 | 第六师团 | 1937年 | 上海、南京等地 | 参与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 |
> 说明:
> - 部分战区是临时设立或根据作战需要调整;
> - “中国派遣军”是日军在华最高指挥机构,统辖各战区;
> - 战区划分随战争进程不断变化,以上为较具代表性的战区。
三、总结
日军在侵华期间,根据战略需求设立了多个战区,包括华北、华中、华南、驻蒙军等,同时也有专门的部队如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等参与作战。这些战区的设立,反映了日军对中国战场的系统性控制和侵略意图。了解这些战区的设置,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和日军的军事布局。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区的作战情况或人物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