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是什么意思】“拔山举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力大无穷、气势非凡。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常用于赞美人的勇猛和力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拔山 | 拔起山岳,形容力量极大 |
举鼎 | 举起沉重的鼎,比喻力气惊人 |
整体含义 | 形容人有超凡的力量和气魄,常用于夸赞勇士或英雄 |
二、出处与典故
“拔山举鼎”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英勇事迹。相传项羽力能扛鼎,气势如山,因此后人用“拔山举鼎”来形容他的神力和威势。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赞美人物 | 如:他真是拔山举鼎的英雄 |
描述力量 | 如:这台机器简直拔山举鼎,轻松搬动重物 |
文学描写 | 常用于小说、戏剧中塑造英雄形象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力拔山兮、力大无穷、力能扛鼎 |
反义词 | 体弱多病、力不从心、不堪一击 |
五、总结
“拔山举鼎”是一个极具力量感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体力强大、气势磅礴。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常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人物的赞美。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它。
原创内容,避免AI重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