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梅尧臣原文及翻译】《春寒》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早春时节寒冷的天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平淡而有深意”的风格。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内容 | 说明 |
诗题 | 《春寒》 |
作者 | 梅尧臣(北宋著名诗人)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描写早春的寒冷与自然景象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含蓄隽永 |
情感基调 | 清冷、略带孤寂 |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 译文 |
春寒怎得不归家, | 春天的寒冷让人难以归家, |
雪压南枝作雪花。 | 雪压在南边的树枝上,仿佛开满了雪花。 |
旧日风光今不见, | 过去的美景如今已看不见, |
惆怅东风几度斜。 | 只能惆怅地望着东风一次次西斜。 |
三、赏析要点
1. 意象运用:诗中“雪压南枝”形象生动,既写实又富有诗意,表现出初春的寒冷与萧瑟。
2.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流露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3. 结构紧凑:四句诗层层递进,从“春寒”到“雪压”,再到“旧日风光”,最后以“惆怅东风”收尾,情感由外向内逐渐深化。
四、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梅圣俞,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细节的捕捉,擅长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他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梅”,是宋代诗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结语
《春寒》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读此诗,仿佛置身于初春的寒风之中,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