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视无睹到底是什么意思】“熟视无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些事情已经看得很习惯了,以至于不再感到新奇或重视。这个成语表面上看似是“熟悉地看,但没有察觉”,实际上更强调的是“经常看到,却视而不见”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往往用来批评那些对问题或现象习以为常、缺乏关注和反应的人。它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表示一种麻木或冷漠的态度。
“熟视无睹”字面意思是“看得很熟悉,却像没看见一样”。它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或现象长期接触后,因习惯而不再注意或关心。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问题或变化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漠不关心的状态。
表格展示:
词语 | 熟视无睹 |
拼音 | shú shì wú dǔ |
出处 | 出自《汉书·王莽传》:“人情所安,虽久而不厌;人情所苦,虽暂而难忍。今百姓困穷,而上不恤,民不聊生,而官不救,此其所以失人心也。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故曰:‘熟视无睹,听而不闻’。” |
释义 | 看得多了,反而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就像没看见一样。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对某些现象或问题长期忽视、漠不关心。 |
近义词 |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置若罔闻 |
反义词 | 警觉、注意、重视、敏感 |
例句 | 面对环境恶化,人们早已熟视无睹,很少有人去真正关心。 |
常见使用场景 | 批评社会现象、描述个人态度、表达对问题的忽视 |
通过了解“熟视无睹”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日常交流中如何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并避免因“熟视无睹”而忽略了重要的信息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