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生平】陆龟蒙(约公元834年-约881年),字鲁望,号天随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和隐士。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但他却以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姿态,成为当时文人中的一股清流。陆龟蒙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歌和农学著作闻名,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不满。
一、生平概述
陆龟蒙出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博通经史。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中进士,遂放弃仕途,隐居于太湖之滨,过起了“耕读传家”的生活。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农学家,著有《耒耜经》等农业技术书籍,对中国古代农学发展有一定贡献。
陆龟蒙性格孤傲,不慕荣利,常与皮日休等人交游,二人并称“皮陆”,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陆龟蒙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陆龟蒙 |
字 | 鲁望 |
号 | 天随子 |
出生时间 | 约公元834年 |
去世时间 | 约公元881年 |
籍贯 | 吴郡(今江苏苏州) |
生活时代 | 晚唐 |
学术身份 | 文学家、诗人、农学家、隐士 |
主要成就 | 诗歌创作、《耒耜经》等农学著作 |
代表作品 | 《松陵集》、《笠泽丛书》、《甫里先生文集》 |
人际关系 | 与皮日休交好,合称“皮陆” |
性格特点 | 孤傲、淡泊、重自然、厌权贵 |
人生观 | 追求隐逸生活,反对功名利禄 |
三、总结
陆龟蒙虽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他在文学和农学上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以自身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晚唐文人面对社会动荡时的一种精神寄托。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陆龟蒙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士”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