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先擒王是什么意思】“擒贼先擒王”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与敌人作战时,应该先抓住敌人的首领或核心人物,这样可以迅速瓦解敌人的士气和组织能力。
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做事要抓关键、抓重点,不要被次要的问题牵制住。它强调的是解决问题时应从源头入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擒贼先擒王”原意是指在战斗中要先抓住敌方的首领,以削弱敌方整体战斗力。后来引申为处理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或关键人物,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这一思想在军事、政治、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擒贼先擒王 |
出处 | 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原意 | 在战斗中先擒获敌方首领,以瓦解敌军 |
引申义 | 做事要抓关键、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
应用领域 | 军事、政治、管理、日常问题解决等 |
核心思想 | 抓住主要矛盾,以小博大,事半功倍 |
类似说法 | 一针见血、纲举目张、牵牛鼻子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了解了“擒贼先擒王”的字面含义,也理解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