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刘禹锡原文翻译及赏析】《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组民歌体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这些诗歌多以民间生活为题材,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一、原文摘录
刘禹锡的《竹枝词》共有九首,其中最著名的是以下几首:
1. 第一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2. 第二首
江南江北烟波阔,风送归帆何处客?
莫是前朝商女怨,琵琶声里说兴亡。
3. 第三首
红叶随波水自流,君行万里我长愁。
情知此去无归路,不寄书来也断肠。
二、翻译与赏析
首次 | 原文 | 翻译 | 赏析 |
第一首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柳树青翠,江面平静,听到心上人走在江上唱歌的声音。东边太阳出来,西边却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其实还有晴天。 |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比喻爱情的微妙变化。“晴”与“情”谐音双关,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猜测,语言含蓄而富有情趣。 |
第二首 | 江南江北烟波阔,风送归帆何处客?莫是前朝商女怨,琵琶声里说兴亡。 | 南北两岸烟波浩渺,风吹着归船驶向何方?难道是前朝的商女在哀怨,琵琶声中诉说着兴亡往事? | 通过描绘江景和琵琶声,引出历史的感慨,带有淡淡的忧思和怀旧情绪,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
第三首 | 红叶随波水自流,君行万里我长愁。情知此去无归路,不寄书来也断肠。 | 红叶随着水流漂走,你远行万里,我却长久地忧愁。明知你此去无法归来,即使你不写信来,我也痛断肝肠。 | 此诗情感深沉,表达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体现了刘禹锡对人性情感的细腻刻画。 |
三、总结
刘禹锡的《竹枝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要作品。它不仅继承了民歌的朴实风格,还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这些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更因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