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卸甲什么意思】“见龙卸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危险或挑战时,选择退缩、避让,不再主动出击。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情境,字面意思是“看到龙(象征强大势力)就卸下盔甲”,比喻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不敢迎战。
一、
“见龙卸甲”出自《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原意是诸葛亮在与魏国将领张郃对战时,因识破对方计谋而故意撤退,最终反败为胜。后人用“见龙卸甲”来比喻在关键时刻选择退让,以保存实力或等待时机。
该成语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强敌或压力时,采取保守策略,避免正面冲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见龙卸甲 |
出处 | 《三国演义》 |
原意 | 看到龙(象征强大)就卸下盔甲,表示退让 |
引申义 | 面对强敌或困难时选择退让、避让 |
使用场景 | 军事、职场、生活等 |
同义词 | 退避三舍、知难而退 |
反义词 | 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策略性退让 |
示例 |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他选择见龙卸甲,暂时退出战场 |
三、使用建议
“见龙卸甲”虽然带有消极意味,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例如,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适当的退让可以保存实力,等待更好的机会。因此,理解其含义并灵活运用,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