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豆藤根介绍】岩豆藤根,又称岩豆藤的根部,是豆科植物岩豆藤(学名:Bauhinia corymbosa)的根系部分。该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常生长在山地林缘或岩石缝隙中。岩豆藤根在传统中医药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以下是对岩豆藤根的详细介绍,包括其来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
项目 | 内容 |
植物名称 | 岩豆藤(Bauhinia corymbosa) |
别名 | 岩豆藤根、岩豆藤、岩黄连 |
来源 | 豆科植物岩豆藤的根部 |
产地 | 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南方地区 |
采收时间 | 秋冬季节,根部成熟后采挖 |
性状特征 | 根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灰棕色至暗褐色,质地坚硬,断面纤维性强 |
气味 | 微香,味苦 |
化学成分 | 含有黄酮类、生物碱、多糖、酚酸类等化合物 |
药理作用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 |
临床应用 | 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炎症性疾病等 |
使用方法 | 煎服、外敷、泡酒等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 |
岩豆藤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虽然在民间应用广泛,但其具体药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现代科学研究支持。在使用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