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意思解释】“兴高采烈”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愉快的场合或经历后表现出的兴奋和喜悦情绪。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兴高采烈 |
拼音 |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释义 | 形容人情绪高昂、非常高兴的样子。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导虽无文,而雅有风致,性清简,不以物累,每与宾客言,未尝及世事,唯论风月。”(注:此为常见误用出处,实际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的表情、情绪,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 |
近义词 | 喜气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节日庆祝:在春节、生日等喜庆场合,人们常常会“兴高采烈”地庆祝。
2. 获奖时刻:当一个人获得奖项或成功时,往往会表现出“兴高采烈”的状态。
3. 好消息传来:听到好消息时,人们也会“兴高采烈”地表达喜悦。
三、注意事项
- “兴高采烈”强调的是情绪上的极度高兴,而不是单纯的笑容或表面的快乐。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严肃或悲伤的场合使用,以免显得不合时宜。
-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群体或个人的正面情绪,不宜用于负面情境。
四、总结
“兴高采烈”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高兴时的情绪状态。它不仅表达了情绪的高涨,也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