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该准则从政治方向、教育教学、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等多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以下是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总结与归纳,以文字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
1. 坚定政治方向:教师应坚持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自觉爱国守法:教师应遵守法律法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得传播错误思想或参与非法活动。
3. 传播优秀文化:教师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 潜心教书育人:教师应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5. 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不歧视、不体罚、不侮辱学生。
6. 加强安全防护:教师应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校园安全事故,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7. 坚持言行雅正:教师应举止文明,语言规范,作风正派,不在课堂或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
8. 秉持公平诚信:教师应公正评价学生,不弄虚作假,不收受家长财物,保持清正廉洁的教风。
9. 坚守廉洁自律:教师应严于律己,不参与有偿补课、违规招生等行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10. 积极奉献社会: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
二、表格展示
序号 | 准则名称 | 核心内容 |
1 | 坚定政治方向 | 坚持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 自觉爱国守法 | 遵守法律法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3 | 传播优秀文化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4 | 潜心教书育人 | 认真履行教学职责,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
5 | 关心爱护学生 |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
6 | 加强安全防护 | 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校园安全事故,保障学生安全 |
7 | 坚持言行雅正 | 举止文明,语言规范,作风正派,不在课堂或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 |
8 | 秉持公平诚信 | 公正评价学生,不弄虚作假,不收受家长财物 |
9 | 坚守廉洁自律 | 不参与有偿补课、违规招生,保持清正廉洁 |
10 | 积极奉献社会 | 参与公益活动,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
三、结语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不仅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也为教师的日常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将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