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服口服的意思是】2、原文心服口服的意思是
“心服口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事实或他人合理的观点时,内心真正认同并接受,不再有异议。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从心底里佩服和认可”,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顺从。
以下是对“心服口服”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心服 | 内心信服,真正认同 |
口服 | 表面上表示同意或服从 |
整体意思:指人不仅在口头上表示承认,更是在心里真正地认同和接受某件事或某个人的观点、行为等。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今得降者,皆可使为将;若其不服,当斩之。”后来演变为“心服口服”。
- 用法:多用于描述他人的说服力强,让人不得不信服。
- 例句:
- 他的演讲内容详实,逻辑严密,让听众心服口服。
- 经过一番辩论,对方终于心服口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甘拜下风、佩服不已 |
反义词 | 坚持己见、不服气、不屑一顾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争论后 | 在争论中,对方提出了有力的证据,我心服口服。 |
教育场合 | 老师讲得清楚明白,学生心服口服。 |
工作汇报 | 领导对方案提出质疑,但最终被说服,心服口服。 |
五、总结
“心服口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认同,更是一种内心的信服。它体现了说话者的说服力和对方的理性判断能力。在日常交流、工作沟通、教育引导等场景中,都是表达“真正认同”的重要词汇。
通过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提升沟通效果和人际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