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穷碧落解释是什么】“上穷碧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燕台诗四首》之一。原句为:“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瑶台玉佩惊鸾去,谁见芙蓉好颜色?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即使走到天界和地下,也无法寻回心爱之人的无奈与悲伤。
“上穷碧落”字面意思是“向上穷尽天空”,后来引申为“寻找一切可能的地方”,常用来形容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地追寻某人或某物。这个成语在现代多用于表达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
“上穷碧落”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源于古诗,意指“穷尽天空”,后引申为竭尽全力、不畏艰险地寻找。它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也象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形容为了目标而付出极大努力的精神状态。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上穷碧落 |
出处 | 李商隐《燕台诗四首》 |
原意 | 向上穷尽天空,比喻极致的追求 |
引申义 | 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地追寻某人或某物 |
现代用法 | 形容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演讲、励志语境中 |
情感色彩 | 带有浓厚的诗意与深情,常用于表达思念或坚持 |
相关诗句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清晰了解“上穷碧落”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