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的成语有哪些】“落”是一个在汉语中非常常见的字,它既可以表示动作(如落下、降落),也可以表示状态(如落后、落寞)。在成语中,“落”字常常与其他字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表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落”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落”的成语种类繁多,涵盖多个语义层面,包括动作、状态、情感等。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现力。下面将列出一些常见且有代表性的“落”字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二、含“落”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来源 |
落井下石 | 在别人掉进井里时,还往下扔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 《旧唐书·柳宗元传》 |
落花流水 | 原形容暮春时节花瓣随风飘落,水流散乱;后多用来形容惨败或无序状态 | 《红楼梦》 |
落荒而逃 | 战败或遇到困难时逃跑,慌乱地离开现场 | 《三国演义》 |
落落大方 | 形容态度自然、举止端庄、不拘谨 | 《后汉书》 |
落井投石 | 比喻在别人遇难时再加害,与“落井下石”意思相近 | 《新唐书·李泌传》 |
落叶归根 | 泛指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也指游子思念故乡 | 《古诗十九首》 |
落汤螃蟹 | 比喻受了挫折或打击后毫无办法的样子 | 《水浒传》 |
落魄潦倒 | 穷困失意,生活艰难 | 《儒林外史》 |
落笔成章 | 写文章一挥而就,文思敏捷 | 《晋书·王羲之传》 |
落霞孤鹜 | 描写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映成趣的景象,常用于描写风景 | 王勃《滕王阁序》 |
三、结语
“落”字在成语中的运用极为广泛,既表达了动作的完成,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无论是描述自然景象,还是表达人生境遇,这些成语都能准确传达出特定的情绪和意境。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底蕴。
如果你对某个成语的具体用法或背后的故事感兴趣,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