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正文

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最高5万(精神损害赔偿金)

发布时间:2022-07-28 13:44:07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最高5万,精神损害赔偿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精神损害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最高5万,精神损害赔偿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而是确定了赔偿责任的必要因素: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的具体情况,主要指侵权的方式、场合和范围;

(三)侵权的结果,包括侵权的影响;

(4)侵害人利,利多者负赔偿责任,必要时予以没收;

(5)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即诉讼地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

(六)其他法定因素。

影响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确定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作为民事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至关重要。包括故意过错和过失过错,区分故意过错和过失过错在精神损害赔偿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一般与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侵权人的主观故意或过错对受害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因此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侵权人的主观过错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二)侵权的手段、场合、行为及其他情形。侵权人侵权的具体情形不同,可以反映出侵权人主观恶意程度和社会危害性的不同。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伤害肯定是不一样的。应区分不同情况,确定不同数额。

(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有些情况下,虽然采取了极其恶劣的措施,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可酌情减少赔偿金额。

(4)侵权人的利润。对于侵权人来说,如果他的侵权行为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可以酌情提高赔偿数额。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根据侵权人的经济能力,确定不同的赔偿数额。

(6)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是确定赔偿的重要因素。根据被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可以确定这方面的赔偿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将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可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被害人不满十六周岁的,每满一年减少一年,最低不得少于五年;60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五年。侵犯他人健康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参照侵犯生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降低,但不得将受害人的年龄作为考虑因素。侵犯他人人身权的,按照侵犯精神人格权的赔偿标准确定赔偿数额。

同时,将按照以下标准确定赔偿数额:对严重精神损害的,抚慰金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五个等级;对于一般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金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四个等级。侵犯名誉权、荣誉权的,依照前款规定从轻处罚。

(2)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

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于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民法理论的影响,暴露出一些缺陷

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仅限于被侵害的公民、法人。但是,如果死亡公民的人格权受到侵害,其亲属可以主张权利吗?法人注销、分立、合并后,其人格权受到侵害,其权利义务承受人能否提起诉讼,法律没有规定。而且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仅限于姓名权(法人姓名)、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少数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其他侵犯人格权的行为,受害人不得要求精神赔偿。

实际上,我国社会生活的特点是侵权,侵权现象非常复杂。除上述基本权利外,还有大量侵犯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精神损害的案件。对死亡公民的人格权和变更后的法人的人格权的侵害也时有发生。也是侵权。法律对一些行为进行制裁,但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充分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未能有效制裁非法行为。

精神损害以非财产责任为主,财产责任为辅,使得很多精神受害者无法获得赔偿。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立法者把非财产责任方式放在前面,财产责任方式放在后面,用“和可以”连接。立法意图是将前者置于后者之前,即在适用责任方式时,应首先适用非财产方式,财产方式只是辅助的次要方式。因此,在适用法律时,容易产生一种偏见,认为只有在存在严重精神损害且非财产法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才适用财产责任法。而损害是否“严重”多由法官自由裁量,这就必然导致部分受害人无法获得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赔偿金额的限制也不能有效制裁违法行为。由于法律法规及相关适用法律、政策和精神采取限制财产适用的制度,司法实践中产生了限制赔偿数额的做法。法院判令加害人赔偿损失,一般认为在几百到几千美元的范围内。在商业化的环境和市场经济中,这样的额度往往不足以支付受害者主张权利所产生的费用,难以有效惩罚侵权者和抚慰受害者。

落后

(三)、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减免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第十一条规定,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最高数额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