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申请专利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吗(申请专利的费用)

2022-07-08 12:17:3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申请专利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吗,申请专利的费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专利申请费是多少?(一)申请费

申请费的缴纳期限为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或者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与申请费同时缴纳的费用还包括出版物印刷费和申请附加费。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同时缴纳优先权要求费。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该专利申请视为撤回。

说明书(包括附图)页数超过30页或者权利要求数超过10项的,应当缴纳申请附加费,其数额按照超过的页数或者项目计算。

优先权费用的金额根据优先权项目的数量计算。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2.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

申请人请求实质审查的,应当提交实质审查请求书,并缴纳实质审查费。缴纳实质审查费的期限为自申请日起三年(有优先权要求的,以最早的优先权日为准)。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该专利申请视为撤回。

3.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我局对专利证书征收印花税。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专利局发出的授予专利通知书并办理登记手续之日起两个月内缴纳印花税。

4.审查费用

申请人不服专利局驳回决定提出复审的,应当提交复审请求书,并缴纳复审费。复审费的缴纳期限为申请人收到专利局驳回申请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复审请求视为未提出。

5.描述项变更费等。

说明书项目变更费、专利评价报告请求费和无效宣告请求费的缴纳期限为自提出相应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上述请求视为未提出。

6.恢复权利的索赔费

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请求恢复权利的,应当提交恢复权利请求书,并缴纳恢复权利费。该费用的缴纳期限为当事人收到专利局发出的权利丧失通知书之日起两个月内。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足额缴纳的,其权利不予恢复。

7.延期请求费

申请人请求延长专利局指定的期限的,应当在原期限届满之日前提交延长期限请求书,并缴纳费用。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或足额缴纳的,不予同意延期。

8.专利文件副本的证明费

办理专利登记簿副本9份、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专利授权文件副本、专利证书副本、专利证书证明、专利登记簿证明(专利批次法律状态证明)、专利授权程序证明、申请人名称变更证明、专利文件查阅复制证明前缴纳费用。当事人办理上述业务时,应先缴纳费用,再提出办理请求。缴纳费用时,除专利申请号或者专利号外,应当制作缴费收据,缴费收据应当与文件复制请求书、专利文件查询和复制请求书或者证明文件请求书中填写的‘请求人’姓名一致。办理批量专利法律状态证明和缴纳费用时,应填写批量专利申请号(或专利号)列表中的第一个号码。

9.年费

何时申请

(一)专利权人在授予专利权年度后未按时缴纳年费或者缴纳金额不足的,专利权人最迟应当自年费期满之日起六个月内缴纳滞纳金,并同时缴纳滞纳金。缴费时间超过规定缴费时间不足一个月的,不收取滞纳金。缴费时间超过规定缴费时间一个月的,收取当年全额年费的5%作为滞纳金。例如,缴费时间超过规定缴费时间两个月的,滞纳金的数额为年费标准值乘以10%(专利法实施细则第98条)。

(二)第一次缴纳的年费数额不足的,专利权人再次缴纳的,应当在实际缴费日的滞纳金期限内,按照滞纳金标准补足应当缴纳的全部滞纳金。比如年费5%滞纳金的缴纳期限为5月5日至6月5日,滞纳金为45元,但缴纳人只缴纳了25元。6月7日缴纳滞纳金时,缴纳人应按实际缴费日对应的逾期期限标准的10%缴纳。该期滞纳金为90元,因此付款人还应缴纳滞纳金65元。

(3)办理恢复手续时年费滞纳金的计算:专利权人因专利权终止办理恢复手续时,年费滞纳金按当年全额年费的25%缴纳。

详细支付项目及金额请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收费公示》。

(二)申请专利有什么好处?1.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企业对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

3.专利的质量和数量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在行业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4.企业通过应用专利制度可以获得长期的利润回报。

5.企业的专利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的必要前提。

专利申请的分类。发明专利:产品、方法的新的技术方案或者产品、方法的改进,可以申请发明。

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