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赔偿损失与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赔偿损失)

2022-07-08 12:17:3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赔偿损失与违约金可否同时主张,赔偿损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可以一起使用吗?

违约金和损失赔偿可以一起用吗?

(1)没有违约金时。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主张损害赔偿。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违约金,所以不存在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的问题。

(2)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时。根据法律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不能在要求违约金的同时要求赔偿损失,只能要求增加违约金。

(3)违约金高于造成的损失时。

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1.当约定的违约金略高于造成的损失时。

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八条可以推断: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主张违约金,但不能同时主张违约金和赔偿损失。

2.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造成损失的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因此,违约金具有惩罚性,并不预设非违约方遭受损失。

103010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但违约金是双方对一方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估,不能与守约方违约后的实际损失完全一致;因此,这可以由法官来决定。法律规定违约金不仅对当事人产生心理压力,还避免了违约后计算损失的麻烦和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便于当事人迅速确定自己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数额,或者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应当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2)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可以同时索赔吗?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和损失赔偿同时适用于同一违约事实,赔偿数额超过造成的损害数额,此时的违约责任具有惩罚性,不符合“先赔偿后惩罚性”的原则。

(3)违约金与赔偿的关系

(一)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关系

作为一种常见的违约责任方式,违约金与赔偿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当实际损失大于违约金数额时,对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赔偿金以补足差额,违约金与赔偿金之和应等于守约方所受损失。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都是违约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违约金和赔偿金的主观要件是违约方有过错,以及

违约金是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金钱。分为约定违约和法定违约金。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和支付条件,那么违约金就是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由法律直接规定数额和支付条件的违约金。违约金是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的赔偿金额,属于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在民法中,赔偿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成立的要求不一样。

首先,违约金和违约金的成立必须有违约行为的存在。但是,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只对某些特定的违约行为约定了违约金,则合同约定的违约行为的存在是支付违约金的条件,但违约金适用于任何一种违约行为。其次,约定违约金的适用必须是当事人对违约金的数额和支付条件有约定,否则相对人不得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不需要当事人约定,也不需要法律明确规定。只要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就应依法承担违约金。

3.性质不同。

两者都是补偿性的,但违约金是惩罚性的。在这方面,劳动法规并不明显,但民事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但违约金是双方对一方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估,不能与守约方违约后的实际损失完全一致;因此,这可以由法官来决定。

法律规定违约金不仅对当事人产生心理压力,还避免了违约后计算损失的麻烦和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便于当事人迅速确定自己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数额,或者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应当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