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纳税人识别号怎么查(纳税人识别号)

2022-07-02 21:11:1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纳税人识别号怎么查,纳税人识别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纳税人识别号是做什么的?

纳税人识别号,通常简称为“税号”。它是纳税人识别号,税务登记证上的编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2015年1月1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本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未来,每个公民都可能拥有一个由税务机关编制的唯一的、终身的数字代码标识符,以确认其身份。

这个属于每个人,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二)纳税人识别代码的编码规则

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号。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组织机构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由15位、18位或20位代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纳税人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9位代码(其中主代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号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6位行政区划代码,共15位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纳税人代码为15位数字,其中:1-2位为省市代码,3-6位为地区代码,7-8位为经济代码,9-10位为行业代码,11-15位为地方自行设计的顺序代码。

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的税务登记代码为:有效证件号码(如护照、港澳台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对应区号。

个体工商户的税务登记代码是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统一编制的18位身份证为“纳税人识别号”;对于外国人,他们的国家和护照号码被用作他们的"纳税人识别号"。

注意:18位纳税人识别号码规定所有与数字混淆的字母都不会被纳入码中(码中不使用这些字母),这些废弃的字母是IOZSV,所以你在开票时要注意。

(3)纳税人识别代码的应用

1.买房买车交社保都要登记。纳税人识别号征求意见稿列出,纳税人在签订合同和协议、缴纳社会保险费、登记不动产和办理其他涉税事项时,将使用纳税人识别号。根据一些税务人员的分析,有可能大额消费,包括购买汽车,达到一定数额,将在纳税人识别号,注册,也有可能银行存款和取款需要注册号。纳税人识别号负责监督纳税人的收入和支出。税务部门通过纳税人识别号实现全社会覆盖,进行税收管理。

2.“灰色收入”不能再逃税了。2013年,中国实施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其中,人的定期收入,如工资、奖金等,由单位代扣代缴。但是这些定期收入的自行申报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灰色收入”并不意味着非法收入,但它的缺失导致了逃税。

一方面是“灰色收入”的领取者有意逃税,更多时候是因为不愿意让灰色收入“见光”而不愿意申报自己的收入。由于“灰色收入”多为现金支付,目前的监管手段确实存在很大漏洞。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这部分收入也需要由支付方支付,以履行一定的责任。虽然没有明确代扣代缴,但通过向税务机关提供支付金额、支付人姓名和纳税人识别号,的规定,相当于将“灰色收入”曝光,这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

这意味着,在过去,可能存在于灰色地带的现金交易将从付款人的源头进行控制,谁

根据征求意见稿,“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一个纳税年度内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超过五千元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支付的金额、收入方的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单笔现金支付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应当在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提供支付金额、收入方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这虽然类似于现在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针对的是大量的‘灰色收入’问题,监管效率会明显提高。

3.根据消费来监控收入将成为可能。中国的税收制度不是很严格。比如,很多人把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称为“工薪族所得税”,因为普通工薪族的收入相对简单,容易监控,反而成了依法纳税最多的阶层。而很多富人和老板却能想方设法以不受监控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资产,税务机关也很难确认其收入,因此无法征收全部应收款项,最终导致税制的不公平。跟纳税人识别号,不仅是从收入方面进行规范,将来他的购房、购车、高档消费、投资、理财等等。都是和识别号挂钩的,这样就可以从单纯的收入角度监管变成收入、消费、支出等多个角度的联合监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税收公平的问题。

4.个人网店收税不会有障碍。社会上有争议的网店征税,也会因为

公民须报告自己在境外究竟赚了多少钱,不仅要为自己在中国取得的收入纳税,也必须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取得的收入缴纳国内税。

2013年我国实行的是分项纳税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家庭成员的社会分工开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一人工作、一人全职照顾家庭的趋势,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收入要扶养两到三口人。一人挣钱一人花和一人挣钱一家花都实行相同的税率,确实是不合理的。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纳税主体后,他们赡养老人的负担日益沉重,一个三口之家可能要赡养四位老人。这意味着一名劳动者要扶养的人数比以前更多,压力自然也更大。

2013年我们只能监控到公民的收入情况,而究竟有多大的支出需求并没有数据,即税务部门无法监测到你究竟有多大的负担,自然也就无法区别收税。引入纳税识别号后就将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系统关联到了一起,把他的所有收入支出都归结到一个纳税识别号下,同时也能把他的家庭、配偶、子女等都形成完整系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