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

2022-07-01 14:52:4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如何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1。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后续管理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各级税务机关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中,要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健全分支机构主管部门的联系和信息反馈制度,明确总机构向分支机构传递相关信息的时限;对享受减免税的企业,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监控。企业在申请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时限,做好减免税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工作。优惠期间,要定期现场检查,及时了解政策落实情况,防止企业将非减免税项目纳入减免税项目,不符合条件继续享受优惠。

2.实施账户管理。对政策性强、时间连续的项目进行账务管理,能够真实记录所得税业务的过程和结果,对相关项目实施有效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是后续管理的起点。我们应该改进帐簿的种类。根据业务需要,在省局下发的十个账册基础上,增加设立政策性搬迁收入、资产折旧与摊销时间性差异、各类不得列支的税前准备金提取与转回、房地产企业成本费用归集等账册。

3.实施信息化管理。结合综合征管软件和评估软件,逐步开发随访管理软件或在相关软件中增加随访管理模块,建立统一的随访管理平台,下达随访管理任务,跟踪监控随访管理绩效。增加现行综合征管软件对企业申报的税收优惠数据和资产损失金额的核查功能。现行综合征管软件对企业申报的税收优惠数据、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金额是否经过税务机关备案没有限制,导致部分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未经税务机关备案。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有所得的组织(以下简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采用所得来源地管辖和居民地管辖的双重管辖。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的纳税义务。

1.居民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设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设立,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自中国境内的所得的企业。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取得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

(四)股息、红利等股权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