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艾滋病预防(青少年性犯罪)

2022-06-07 07:44:0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艾滋病预防,青少年性犯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青少年性犯罪如何处罚中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态度是宽大的,只有在一些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会采取惩罚措施。

103010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如有必要,他也可能被政府收容教育。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真正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既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又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从宽严相济的角度,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基础,探索对人身危险性较小的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化方法,即放弃刑罚,采取从宽处罚。非刑罚化是指明确免除未成年犯的刑事责任。

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未成年人保护的有益经验和司法实践,未成年人犯罪不予处罚的情形包括:

1.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照刑法规定免予刑事处罚。

2.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对于可以适用缓刑条件的,可以扩大为相对不起诉处理,适用非刑罚处理方式。

(二)非刑罚化的常用方法1。家庭纪律。青少年犯罪与父母疏于管理和教育密切相关。司法机关可责令家长加强对青少年的管教,定期向专门机构报告,以督促违法青少年悔过、向善、自助、改过自新。

2.工读教育。工读教育是我国教育挽救失足青年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集控制和矫正两种功能于一体,是矫正问题青少年的有效方法。

3.社会援助和教育。司法机关可以要求未成年犯所在的学校、单位、街道或者乡镇组织负责对其进行日常帮助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专门机构对未成年犯进行教育挽救。

有工作单位的学生和未成年犯的帮教工作主要在学校和单位;对辍学者或在家闲散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中的青少年犯罪的帮助和教育,主要是在他们居住的街道或乡镇。

4.社区服务。对未受刑罚处罚的未成年犯,可以要求其在被指导的场所完成一定量的公益劳动,使其在劳动中得到帮助和教育。

我国在对待青少年方面,刑罚和非刑罚措施相结合,以非刑罚措施为主。在刑罚上采取谨慎和宽大的原则,以挽救、教育和感化青少年。

(3)未成年人在监狱犯罪?少年管教所是教育、挽救和改造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的场所。被称为少管所。它是中国劳动改造机构之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