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自首司法解释全文(自首司法解释)

2022-06-07 02:44:0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自首司法解释全文,自首司法解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自首司法解释?《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了应当认定为自首的七种情形,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自首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根据《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认定为主动投案自首:1。作案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在司法机关询问时未逃离现场并供述自己的罪行;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未拒捕,并供述犯罪事实的;3.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尚未被认定,在一般侦查讯问中主动供述自己罪行的;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掌握的犯罪行为的;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的情形,应当视为自首。

犯罪尚未被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发现,因行为可疑,经讯问教育后才主动交代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为自首。但是,如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随身物品上、他们的车辆上等发现与犯罪有关的东西。不能认定为自首。

交通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向公安机关报告,应当认定为主动投案,构成自首。因为上述行为也是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所以要严格控制是否从宽和宽大。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当认定为自首,但应当在法定刑从重的基础上,依法决定是否从轻处罚以及从轻处罚的幅度。

犯罪嫌疑人被亲友捆绑等方式送交司法机关的,或者亲友带领侦查人员对其实施抓捕而不拒捕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虽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可以根据《投案自首法》的有关规定从轻处罚。

(2)交通事故自首如何认定交管部门的规定,交通事故自首的情形如下:

1.逃逸者主动向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

2.逃逸者委托他人或者致电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待处理并如实供述错误事实的;

3.逃逸者在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处理。

此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故意造成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藏匿或者遗弃在事故现场,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3)交通肇事如何给自己判刑?在“没有逃逸,也没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犯罪状态下,犯罪嫌疑人能够如实供述交通肇事事实的,将成立自首,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范围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交通事故中

以上就是如何减少交通肇事罪。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肇事车主不应逃离现场,而应主动投案自首,积极赔偿被害人,这样会减轻交通肇事罪的量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