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故意杀人罪律师辩护词(故意杀人罪辩护词)

2022-06-07 02:24:1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故意杀人罪律师辩护词,故意杀人罪辩护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故意杀人罪辩护词模板审判长及审判员:

我受被告人李家属的委托,并受上海市律师事务所的指派,依法担任被告人李涉嫌故意杀人一案的辩护人,出席了今天的庭审。通过法庭调查查明的事实,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构成故意杀人罪无异议,但辩护人认为被告人不具备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且被告人主观恶性不大,故应依法从轻处罚,理由如下:

1.被告人涉嫌杀人犯罪的主观恶性不深。这个案子是有原因的。被告人只有让被害人死亡的故意,从轻处罚。

根据公诉人出示的另一名办案人员杨的证言,李此前从未有过类似违法行为,辩护人也向法庭出具了材料,证实被告人之前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贯表现良好。因此,本案的发生确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被告在酒精的作用下,意志能力受到限制。酒精犯罪虽然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明显有一些可以理解的因素,主观恶性不深。

鉴于被告人以捂住嘴、勒住脖子的方式杀害被害人,触犯了刑法,捂住嘴、勒住脖子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被害人喊叫,因为屋外有人的事实已经得到被告人和舒志明的证实。因此,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却放任被害人死亡的发生。其行为具有间接故意的特征,应认定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量刑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这种间接的心理状态和直接的故意杀人的区别。更何况,被告人在供述中提到的被害人的过错,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完全有可能。如果确定为直接故意,势必无法解释其犯罪动机。

2.案发后,被告人认罪、悔罪,供述一致,相互印证,使得案件的侦查、审判始终处于积极的环境中,在量刑时也应予以考虑。

3.被告人及其家属积极赔偿被告人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表现出认罪悔罪的诚恳态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问题的解释》,对被告人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2)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即:

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

犯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比如:

(一)为谋取钱财、通奸、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犯罪证据、诬陷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杀人的;

(2)用火烧、长时间饥饿、逐渐肢解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其亲属、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名人等。造成强烈的社会震动和恶劣影响;

(4)后果严重的杀人,如多人死亡、被害人亲属精神错乱等。

2.情节轻微的,犯故意杀人罪。

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应当判处有期徒刑

(3)激情杀人,即在没有任何故意的情况下杀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和戏弄下失去理智,失控杀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是被害人的严重过错造成的,引起行为人强烈的情绪波动;二是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暂时丧失理智,丧失或削弱了辨认能力和自控能力;第三,必须在愤怒的心态下当场实施。

(4)受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和意愿帮助其自杀;

(五)杀害帮助他人自杀的人的;

(6)生母溺死婴儿,即出于无力抚养婴儿和爱面子的主观动机,杀死了自己的婴儿。(但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发现生下的孩子是女儿而溺死,其主观动机极其卑劣,则不能作为故意杀人的轻微案件处罚。)

(3)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的“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是故意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故意直接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后果,希望危害后果发生,并且明知危害后果必然发生而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可以分为知道可能性和知道必要性两种情况。

间接性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对社会的危害后果,而放任这种后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虽然不抱希望,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并未加以制止或反对,而是放任,任其发生,并对其表示同意。间接性包括三种情况:为了追求正当目的而允许有害结果的发生;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目的,让另一个危害结果发生;突发案件中鲁莽捅刺的情况。

再次提醒当事人,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助于案件分析。实践中,在很多故意杀人案件中,“故意”被认定为间接故意或直接故意,对最终量刑也有影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