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历史(刑罚个别化)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刑罚的历史,刑罚个别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刑罚个别化现代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引起了许多国家刑事政策和立法的关注。然而,它曾被认为是西方资产阶级在中国的“专长”,甚至认为它违背了刑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刑罚个别化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罪犯的“个人情况”及其人身危险性有助于准确揭示罪犯的特征。所以量刑的时候考虑进去是科学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必要厘清两者的关系,正确把握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个别化的含义
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也就是说,犯了大罪,要负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要判同等分量的刑。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刑罚个别化原则,就是在酌定量刑时,不仅要根据犯罪的情节,还要根据犯罪前后的情节,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从而使刑罚的轻重与犯罪行为人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有针对性地适用刑罚,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
由此可见,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并不矛盾。我国新刑法规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是从传统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发展而来的。既坚持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又注重刑罚的轻重与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情节、犯罪人的主观人身危险性和行为人的主观罪过相适应。同时它已经包括了刑罚个别化,刑罚个别化不是一个无边界的个体化,而是受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指导和约束。这是相对的,刑罚个别化,和刑罚个别化只是试图实现真正的罪刑相适应。
因此,刑罚个别化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刑罚个别化原则是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补充。罪刑法定原则是量刑的主要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是量刑的次要原则,但次要原则不是可有可无的原则。在实践中,如果法官只根据犯罪事实和后果来量刑,而不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就很难把握从重处罚、从快处罚、从重处罚和从轻处罚的尺度,造成重罪轻罚、轻罪重罚。如果法官在量刑时忽视犯罪的事实和后果,片面强调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就会出现要么放纵罪犯,要么错判无辜的情况。总之,我们反对在量刑时不顾犯罪的事实、性质和实际社会危害,片面强调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反对只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和实际危害量刑,而不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
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仅仅知道两个原则的概念和关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研究和回答两个原则如何结合的问题。世界各国在刑事立法中做出一些选择,普遍强调以罪刑相适应为主要原则,辅以刑罚个别化中国刑法等刑事法规顺应了这一刑事立法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在刑法理论研究卓有成效的基础上,确认了这一原则。其实际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根据犯罪人的行为和表明其人身危险性的事实,决定从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相关情节。[第页]
比如刑法第61条规定累犯从重处罚,就是根据行为人过去的犯罪行为来确定其人身危险性。对累犯、惯犯处以重刑,不仅是因为其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还因为其具有极大的人身危险性,即再犯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严惩累犯、惯犯,不足以消除他们对社会的危害,也不足以震慑他们的犯罪活动。此外,《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根据其犯罪后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推断其人身危险性而规定的;之所以确认自首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不是也不能基于因自首而减轻或者消除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而是基于犯罪人的自首表现出其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悔罪表现,体现了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减轻或者消除。《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根据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这里的法律明确规定缓刑或者假释的前提是“不再危害社会”,也就是说,缓刑或者假释的前提是犯罪人没有再犯。所谓“不再危害社会”,就是削弱和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
其次,我国刑法为各类犯罪配置的法定刑在刑种结构、量刑幅度、高低限等方面互不相同,呈现出从相对从轻到特别从重的多种刑罚档次。
在这些轻重不等的法定刑中,除了对五种极其严重的犯罪分配绝对死刑外,其他所有犯罪都分配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些法定刑都有两种以上的可选刑,量刑幅度很大。其中,19种法定刑的下限为六个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这是刑罚个别化留下的广阔空间。这种罪刑关系要求法官根据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前后的表现,在法定刑以内或以下判处适当的刑罚、刑期或免刑。
第三,在衡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时全面考察犯罪者的个人情况,科学测定其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我国的刑罚个别化原则包括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中,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是在坚持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的同时,还要坚持刑罚的轻重与犯罪者的人身危险性大小相适应。因此,司法实践中在适用刑罚时,首先衡量的是犯罪的轻重,也即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它是定罪量刑的基本根据。一般要分析、考察犯罪客观要件的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犯罪主观要件的罪过、目的、动机,犯罪人的身份等。而犯罪者的人身危险性大小是由犯罪者的个人情况表现出来的,一般是从犯罪者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中的情况和犯罪后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犯罪者犯罪前一贯表现不好,经常违反善良风俗与道德规范,有违法违纪行为,甚至实施过犯罪行为,经教育、改造仍不悔改;或者基于恶劣的犯罪动机或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犯罪中手段野蛮残忍;或者犯罪后隐匿罪行,态度恶劣,不思悔改等,就说明其人身危险性大。反之,如果犯罪者一贯表现良好,是偶犯、初犯,未成年人犯罪;或者犯罪动机具有可以谅解的情况,是从犯、中止犯,被害人有过错,主观上是过失;或者犯罪后确有悔罪、自首和立功表现等就说明其人身危险性小,对这些罪犯酌情从轻处罚,不仅是刑罚个别化原则的体现,也是考虑刑罚社会效果之要求。[page]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4大方法查联通话费余额】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的手机话费余额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使用联通手机卡时。为了方...浏览全文>>
-
【4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在日常生活中,4寸照片是常见的证件照或纪念照尺寸之一,广泛用于身份证、护照、签证...浏览全文>>
-
【4寸照片的尺寸介绍】在日常生活中,4寸照片是常见的照片尺寸之一,广泛应用于证件照、个人照片、相册等场合...浏览全文>>
-
【4寸照片尺寸是多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打印照片,尤其是在办理证件、申请材料或制作相册时,了解照...浏览全文>>
-
【4寸照片尺寸】在日常生活中,4寸照片是一种常见的照片规格,广泛应用于证件照、个人相册、简历等场合。了解4...浏览全文>>
-
【4寸等于多少厘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英寸(inch)转换为厘米(centimeter),尤其是在购买电子产...浏览全文>>
-
【4串4可以错几场】在竞彩足球或篮球的投注中,“4串4”是一种常见的玩法,指的是从4场比赛中各选一个结果进行...浏览全文>>
-
【4串11中3场奖金少一半吗】在足球或篮球等体育赛事的投注中,“4串11”是一种常见的组合投注方式。它指的是用...浏览全文>>
-
【3D角色建模师月薪大概多少】在游戏、影视、动画等行业中,3D角色建模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随着行业的发...浏览全文>>
-
【3D家居设计软件有哪些】在现代家居设计中,3D设计软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不仅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