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不适用缓刑的条件(不适用缓刑)

2022-06-20 16:29:24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不适用缓刑的条件,不适用缓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不适用缓刑的情况

1、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2.犯罪集团的惯犯和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四种:一般不适用缓刑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新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规范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缓刑的问题,并通过列举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四种情况为一般不适用缓刑根据该司法解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的,依法适用缓刑。但是,该司法解释也明确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是不适用缓刑:因侵犯知识产权受到刑事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没有表现出悔改;拒绝交出违法所得的;其他不适合缓刑的情形。

(2)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原判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轻微的罪犯。并且犯罪的严重程度与罪犯所受惩罚的严重程度是相称的。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比较小。相反,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由于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不列为缓刑的对象。对于罪行较轻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法院不仅根据犯罪性质作出具体量刑,而且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予以惩罚,因此管制刑在不适用缓刑制度中被列为一个独立的刑罚。所谓“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法定刑。虽然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罪犯的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会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说明不会被拘留或者不会危害社会,不能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罪犯尚未适用缓刑,所以只能是法官的推测或预判。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推测或判断只能建立在犯罪情节轻微、罪犯悔罪表现良好的基础上。在这两个因素中,未成年人犯罪属于已经实施犯罪的范畴,主要表明该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因此应从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性两个方面综合判断。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犯罪发生前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较小,应根据犯罪人犯罪后的各种表现进行判断,并给予应有的考虑

3.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刑法》第七十二条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其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孕妇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判处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的;

(二)有悔改表现的;

(三)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你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宣告缓刑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场所、接触特定人员。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