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票和汇票有什么区别(本票和汇票的区别)

2022-06-16 01:48:14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本票和汇票有什么区别,本票和汇票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本票和汇票的区别如何本票(本票)是一种书面的无条件付款承诺,由一人作出,并移交给另一人,由出票人签名承诺,在见票时或定期或在未来可确定的时间内,向特定的人或其指定的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

我国本票的定义,《票据法》,指银行本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邮政汇票/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

本票和汇票的区别

类似

(1)具有相同的性质。

(2)具有相同的票据功能。

主要区别

(1)本票是自付(约定付款)证券。是委托(委托他人支付)有价证券的汇票;支票是委托证券,但受托人仅限于银行或其他合法金融机构。

(2)中国的票据使用领域不同。本票仅在同一清算区域使用;支票可以在同一城市或清算地区使用;汇票既可以在同城使用,也可以在异地使用。

(3)支付条件不同。本票付款期限为2个月,逾期付款银行不予受理;中国的汇票必须被承兑,所以持票人可以在承兑到期时兑现。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付款人账户未付款时,商业承兑汇票开户行应将商业承兑汇票退回收款人或被背书人,由收款人或被背书人自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付款,但承兑到期日已过,持票人不要求付款怎么办?《银行结算办法》没有规定,各商业银行自行做了一些补充规定。如持票人在中国工商银行规定的承兑日后一个月仍未要求付款,则该承兑无效。付款期限为10天。

本票和汇票一样,是典型的信用证券,它在现代商业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信用担保功能。但中国《票据法》对本票的规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同。它的特别之处在于:

(1)我国《票据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本票,是指银行本票。并且在票据法修改之前,签发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批准办理本票业务的银行机构。虽然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票据法对此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本票的准入制度,但本票的出票人仍仅限于银行。由此可见,我国没有商业本票,普通企业不能签发本票。

(2)我国《票据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第七十八条还规定,持票人提示本票时,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承担付款责任;第79条规定,本票的付款期限自签发之日起不得超过两个月。第八十条还规定,本票的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本票的,将丧失对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权。因此,我国本票为见票即付,不承认定期本票的效力。但是,与支票相比,法律对本票的提示期限的限制要比支票小得多。

(3)我国《票据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本票必须记载收款人姓名,否则本票无效。根据这一规定,没有不记名本票和指示本票

(5)我国《支付结算办法》第74条还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支付本票金额,并保证付款。从规定的“必须、保证”字样可以看出,立法者的本意并不是保护无法律交易关系的签发本票的效力。可见,我国的立法规定体现了“票据使用安全”的立法精神。

(2)本票和支票有什么区别?1.本票的出票人是银行,一般没有空头票据的风险;支票的出票人为结算银行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存在空头支票的风险。所以银行本票不兑付的风险小,信誉高。

2.银行本票是见票即付的票据。对于持票人来说,可以用银行本票收取现金,没有委托收款流程。因此,银行本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现金。虽然支票也是见票即付的票据,但对于持票人来说,有一个委托收款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确实存在)。在此期间,由于支票金额不足,可能收不到现金。这就不难理解了,绝大多数的商家都会要求在支票打入银行,货款到账之后才发货。

3.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为2个月,而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为10天。

(三)银行本票如何转让银行本票转让银行本票时,银行本票的持票人应在银行本票背面“背书”栏内背书,加盖单位预留的银行印章,注明背书日期,在栏内填写付款人姓名,然后将银行本票直接交给被背书单位,并将有关单据交被背书单位查验。被背书单位应当对承兑的银行本票认真审核,审核内容与收款人相同。按照规定,银行本票的背书必须是连续的,也就是说,银行本票上的任何一个被背书人都是紧随其后的背书人,而且是连续的。

如果本票的发行人在

如果用收受的银行本票购买物资,则按发票账单等原始凭证编制转账凭证,其会计分录为:借:材料采购(或商品采购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如果用收受的银行本票偿还债务,则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