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入室盗窃杀了小偷(杀死入室小偷怎么判)

2022-06-15 20:24:0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入室盗窃杀了小偷,杀死入室小偷怎么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杀死一个窃贼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你会不会坐牢要看情况。如果小偷被发现后的行为会威胁到主人的生命健康权,如果主人出于正当防卫,出其不意地杀死小偷,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小偷被发现后的行为不太可能对主人的生命健康权构成威胁,主人仍然将小偷击毙,则属于防卫过当,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根据主人当时的主观情况),会受到处罚,但一般会减轻处罚。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1。正当防卫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

3.正当防卫的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过一定限度。

(三)防卫过当的量刑标准根据司法实践,对防卫过当行为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时,应当综合考虑下列情形:

(1)防卫行为的原因;

(2)抗辩所保护的利益的性质;

(3)防卫过当的程度明显超过限度和危害的严重程度;

(4)辩护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及当时情况;

(5)防卫过当的原因。

对防卫过当的犯罪分子,应当正确适用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审判实践看,防卫过当致人重伤、死亡,构成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的,分别按照刑法第235条、第233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减轻处罚;有缓刑条件的,可以使用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处罚的,应当免除处罚。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分别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减轻处罚;有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情节轻微,不需要处罚的,免除处罚。

需要指出的是,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害,但客观事实能够证明防卫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错,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属于意外事故,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防卫过当的主观动机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不法侵害,其主观恶性较小。客观上是以防卫为前提造成的损害结果,只应对造成的重大损害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其社会危害性小于普通犯罪。刑法中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从审判实践来看,防卫不法侵害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极其复杂的。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情节具体分析,确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般来说,防卫过当造成轻伤的,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有缓刑,可以适用缓刑。但是,是否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以及如何减轻处罚,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以防卫为目的,防卫过当,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2)过当程度,将行为的危险程度与防卫必要的最低限度相比较,即考虑采取其他轻微防卫措施的难易程度,过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差距越轻,处罚越轻,越严重,处罚越重。

(3)罪过形式,按照过失过失、过于自信过失、间接故意等罪过形式的顺序,依法减轻甚至免除处罚。

(4)权益的平衡和性质。将被侵害的权益与被保护的权益相比较,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为保护重大权益防卫过当,为保护次要权益防卫过当,应当从轻处罚。

(5)考虑侵害人的不当程度,例如侵害的利益超过应当保护的利益的正当防卫,只有在其他手段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才能认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