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噪声污染的危害(噪声污染的危害)

2022-06-15 12:20:04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噪声污染的危害,噪声污染的危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噪声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1.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噪音让人坐立不安,很难休息和入睡。人在辗转反侧睡不着时,会感到紧张,呼吸急促,脉搏增快,大脑兴奋,第二天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神经衰弱,表现为失眠、耳鸣、乏力。人进入睡眠后,即使40-50分贝的噪音是轻的,也会从睡眠状态变成半睡眠状态。

2.降低工作效率。发现当噪音超过85分贝时,人会感到烦躁,人会感到嘈杂,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就会降低。

(2)损害听觉和视觉器官

(1)听力损失。人如果长期受到强噪声的影响,听力就会减弱,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强噪声会引起耳朵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据测量,超过115分贝的噪音也会导致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如果生活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50%的人会耳聋。医学专家认为,家庭噪音是导致儿童耳聋的原因之一。噪音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由于儿童发育不成熟,各种组织器官都非常娇嫩脆弱。噪音会损伤听觉器官,无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生的孩子,都会造成听力下降或丧失。

[第页]

(2)噪音损害视力。人们只知道噪音影响听力,其实噪音也影响视力。实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灵敏度下降,识别微弱光线的反应时间延长。当噪音达到95分贝时,40%的人出现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当噪音达到115Bei时,大部分人的眼球对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长期接触噪声的人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眩晕、流泪等眼部损伤。同时,噪音也会造成色觉和视野异常。结果发现,噪音使红、蓝、白的视野缩小了80%。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1.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出现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导致精神错乱。噪音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躁、兴奋、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2.心血管系统受损。噪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加速心脏的衰老,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医学专家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音会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长期生活在平均70分贝噪音中的人,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可增加30%左右,尤其是在夜间。

3.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可能受到噪声的威胁,如月经不调、流产、早产等,可能导致女性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流产率增加。此外,还会导致流产、早产,甚至致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