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儿童的年龄定义是几岁至几岁(儿童年龄界定)

2022-06-14 14:24:0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儿童的年龄定义是几岁至几岁,儿童年龄界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儿童年龄界定?有哪些法规

103010第十七条【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未满十八岁的自然人是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由其法定代理人负责或者认可;但是,可以独立进行纯有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青少年犯罪的新年龄限制是多少?

我国《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起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据此,在我国,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只犯三种罪,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起诉,才负刑事责任。年满16岁的人对所犯的一切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2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一部分未成年人。

(3)如何确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

在刑事诉讼的立案、侦查和审判过程中,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到行为人是否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刑事责任的法定情节。这方面主要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

(一)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确定,从未成年人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如何理解和计算“一岁”。首先,一岁是指按照国际惯例,以公历年、月、日计算的行为人真实年龄,而不是以民间农历或其他历法计算的“假想年龄”。其次,达到12岁、14岁、16岁、18岁的计算,是指行为人在生日的第二天以后才被视为达到12岁、14岁、16岁、18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