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什么是偷税漏税处罚标准2019(什么是偷税漏税)

2022-06-11 01:40:0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什么是偷税漏税处罚标准2019,什么是偷税漏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逃税是什么意思?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或者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前两款行为多次实施而未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补缴税款、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偷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偷税处罚标准

(1)一般处罚为偷税金额的0.5至5倍。此外,还有滞纳金。从偷税之日起,加收5的滞纳金。

1.偷税罪是故意犯罪,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有纳税的义务,却采取各种手段达到不纳税或者少纳税的行为。

2.行为人偷税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必须是为了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被扣除、征收的税款。

3.过失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罪不成立。偷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欺骗、隐瞒等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经扣除或者收到的税款。

4.偷税,是指行为人由于不了解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或者因疏忽遗漏应税项目而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3)偷税与逃税的异同。

(1)偷税罪与逃税罪在客观方面具有相似性,都是导致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2)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即在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偷税罪是故意犯罪,具有高度的主观恶性。为了达到不缴税或者少缴税的目的,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危害性极大。

(3)偷税是一种主观过失,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主观恶性较小,不能认定为犯罪。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