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王亚平太空授课讲了什么(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讲了哪些内容)

导读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王亚平太空授课讲了什么,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讲了哪些内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小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王亚平太空授课讲了什么,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讲了哪些内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太空教学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让他们了解失重状态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王亚平寺的讲解和实验演示。

2、 实验(质量测量)

3、 在神舟十号里,有一个特殊的“质量测量仪”。“太空教学”的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松手后,拉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这样算出来聂海胜的体重是——74斤。

4、 披露:牛顿第二定律

5、 对于这个问题,王亚平有个解释。"实际上,它是牛顿第二定律F=ma."即物体受力=质量加速度。如果你知道力和加速度,你就可以计算质量。“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力。也就是刚刚把助教拉回初始位置的力。此外,还设计了光栅测速系统来测量人体运动的加速度。”

6、 实验(单摆运动)

7、 在T型支架上,一个小球系在一根细绳上。这是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3354单摆。王亚平把球拉到一定高度,然后放开。球似乎着了魔,以缓慢的速度摆动着。然后,王亚平用手指轻轻推了一下球,球开始绕着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

8、 披露:太空失重

9、 浙江航空航天大学专家:在地面上,单摆的运动周期与摆的长度、重力、加速度有关。然而,在失重状态下,没有回复力,钢珠仍然在原来的位置。这时,线没有给球一个拉力。

10、 用手推球相当于给球一个初速度。同时,细绳也给球提供了拉力。细绳的拉力平衡了离心力,球绕支架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绳子的张力,球会匀速直线运动。然而在地面上,空气的阻力使物体越来越慢,而重力使物体下落。

11、 实验(陀螺运动)

12、 王亚平拿出一个陀螺,用手轻推了一下。陀螺向前滚动,它的路线是不可预测的。然后,她又拿出另一个陀螺,抽动了一下,然后用手轻轻推了一下。陀螺沿着固定的轴向前飞行。

13、 秘密内容:角动量守恒

14、 罗特级教师:旋转的陀螺有一个固定的轴。转子的转动惯量越大,稳定性越好;转子的角速度越大,稳定性越好。同轴度遵守角动量守恒定律3354。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角动量将保持不变。宇航员施加的瞬时干扰力无法产生持续力矩,高速旋转陀螺的旋转轴因为角动量守恒不会有太大变化。但这在地面上很难实现,因为陀螺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干扰力矩等因素改变了陀螺的角动量,使其转速逐渐降低,无法很好地保持旋转方向。

15、 实验(制作水膜和水球)

16、 将金属环插入饮水袋后拔出,形成一层水膜。在地面上,这很难实现,因为重力会将水膜撕裂。那么,这种水膜结实吗?轻轻晃动金属环,水膜并没有破裂,而是甩出了一个小水滴。然后在水膜表面贴一块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水膜依然完好无损。

17、 更神奇的时刻:在第二层水膜上,用饮水袋不断注水,水膜迅速成长为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水球里有一系列气泡,用注射器取出,但水球没有损坏。最后,王亚平注入红色液体,红色慢慢扩散,水球变成了漂亮的红宝石。

18、 披露:液体表面张力

19、 液体层中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就是表面张力,可以使液体表面自动收缩。表面测试

20、 2013年6月中旬,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给中小学生上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为做好此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

21、 课件、教具、地面课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航天员也已经培训完毕。这个活动会在组合运营期间的合适时机举行。具体时间将综合考虑飞行任务安排、航天员作息、测控通信等保障条件最终确定。

22、 讲座意义:

23、 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教学的国家,此次太空教学不仅将提升全民对太空的兴趣,还将推动世界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在应用方面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成为世界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

24、 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已经能够对地外航天器进行至少40分钟的实时监控,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对洲际导弹进行全程调整和监控的能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Copyright @ 2015 -2023 太行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 百度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