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养泥鳅的池子怎么建(泥鳅养殖方法)

2022-06-30 05:25:0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养泥鳅的池子怎么建,泥鳅养殖方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泥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食用后对人的健康很有帮助。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的增加,许多人开始养殖泥鳅。但要想大量生产泥鳅,带来效益,首先要给泥鳅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养泥鳅的池子怎么建

时间:我国北方冬季一般宜建泥鳅塘。冬天建的泥鳅塘,第二年冬天就会结冰,土壤逐渐疏松,在第二年养殖中起到重要的保水作用。当然其他季节也可以,注意渗水的问题就好。

水源:水源是否充足决定了泥鳅养殖的高密度。所以泥鳅塘一般建在江河湖泊附近,但水源一定不能污染严重(适合鱼类生存)。

地形:地势略高,排水方便,夏季汛期不宜淹没。黑土、黄土等粘性土较好,沙土保水性差,最好不要选择。

池塘大小:一般养泥鳅的池塘长70-120米,宽8-15米,面积1-3亩。泥鳅池建成后,深度一般在1m左右。堤(坝)的宽度需能蓄水在70cm左右,渗水缓慢。

竹竿和铁丝:一般可以买6米左右长的竹竿。每根竹竿被切成4段,每段1.5米长。最上面一节因为比较薄不能用,剩下3节可以用。此外,还要准备适量的细钢丝绳或铁丝,长度能缠绕稻田一周,用来连接每根竹竿或水泥杆,固定网布的一边。

网布:网布主要用于防止泥土在田埂周围挖洞逃逸。为了保证网布的使用寿命,保证泥鳅不逃跑,在选购网布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聚乙烯网布。

二、泥鳅养殖方法

水产养殖:农家乐和学园的前后,可以用木箱或水族箱进行水产养殖。底层填充粪肥、土、秸秆和土的混合物,厚度30厘米,水深30~50厘米。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连成一串,也可以连成一片,进行集中养殖。

鱼类混养:泥鳅是一种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泥鳅可与草鱼、链鱼、鳙鱼、鲫鱼等混养。但不适合与青鱼、鲤鱼、黑鱼混养。

稻田养殖:稻田泥鳅养殖是在同一生态环境(稻田浅水环境)下,将水稻养殖和泥鳅养殖有机结合起来的立体养殖模式,分为沟滑式和田塘式两种。

三、泥鳅吃什么食物

泥鳅经常在夜间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和藻类等。有时也摄取水下腐殖质或泥渣。人工养殖时,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四、养殖泥鳅有哪些优势

耐缺氧:泥鳅可以通过皮肤和肠道呼吸,对缺氧的抵抗力很强,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的模式,不会出现一般鱼类因缺氧而泛滥的现象。

杂食性:泥鳅有杂食性,饲料很容易解决。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以及米糠、豆渣等下脚料都可以作为泥鳅的饲料。

生殖:泥鳅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一般一条雌性泥鳅一年可产卵3000粒左右,春夏秋三季均可繁殖。

生长快:泥鳅生长快。一般春季繁殖的泥鳅苗种,冬季能达到较大的市场规格,所以资金回笼非常快。

泥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很强。有想法的朋友可以慎重考虑。然而,洛阿的活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