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加盟(淡水鲈鱼养殖技术)

2022-06-29 18:10:10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淡水鲈鱼养殖技术加盟,淡水鲈鱼养殖技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鲈鱼的生活习性可以知道,鲈鱼既可以生活在海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淡水中,所以称之为淡水鲈鱼。淡水鲈鱼养殖的重点也是养殖技术,所以掌握养殖技术非常重要。

一、淡水鲈鱼养殖技术

池塘建设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新鲜无污染的地方修建水池。

每个池塘5~8亩,长方形,南北走向好。

要求池底平坦,多沙多泥,堤岸坚实,池深2m。

进出水管应埋在水池底部。同时配备1~2台1.5kW曝气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放养时要对池塘进行清淤消毒,可在育苗前一周在干池塘中撒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消毒。

放苗前对池水的基础饵料进行施肥培养,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褐色。

饲养和管理

筛选后,鲈鱼幼苗根据大小放入池中喂养。

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m以上时,宜保持池水适宜肥腻,透明度30cm,油绿颜色。

一天喂两次。主要饲料是鱼糜和漂浮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和C,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

还需要每月两次用诱饵喂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类药物,每次服用3天。

同时要定期用0.4ppm的强氯或20ppm的福尔马林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

每天做好池塘巡查工作,夜间或天气炎热、气压低时开机,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新鲜。

二、淡水鲈鱼的生活习性

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喜欢吃小糊叶鱼、小黄鱼、小鱿鱼、墨鱼、海虾、墨鱼、沙蚕、箭鱼、蚯蚓、海蜇、岩虫、草虫、蚕虫等。鲈鱼有长长的银灰色身体,扁平的大嘴,突出的下颚,背鳍两侧有小黑点。栖息在近海,它很凶猛,喜欢追逐和扑向小鱼、海虾和溺水昆虫。鱼最多能达到二三十斤;受孕卵数约1亿个;鲈鱼是一种珍贵的食用鱼类,肉质细嫩肥美,刺少无腥味。

鲈鱼,一种中上层鱼类,凶猛迅捷,能捕食各种小型海鱼和虾类。垂钓水域可选择近海海湾水域。其中,在黄海和渤海有不少。每年5-10月是钓海鲈鱼的好季节,秋季是钓海鲈鱼的黄金季节。春季天气转暖,鲈鱼离开深水,在河口、海湾觅食;后来,长夏。鲈鱼喜欢在河口附近的水域产卵、觅食和育肥。

三、淡水鲈鱼的苗种培育

苗种暂养:从该海域捕捞的鲈鱼苗种(体长1.5-2厘米)应脱盐至盐度4-7,然后放入暂养池(盐度1)。北方海域的天然鲈鱼苗是放养的最佳品种。由于理化因素不同,幼苗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育种周期,增加经济效益。

饲养管理:临时池塘的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10000-20000尾,并经常给池塘浇水,增加氧气。浮游动物、红虫等新鲜饵料要从下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鱼浆、漂浮颗粒配合饵料要与新鲜饵料慢慢混合,逐步驯化,直至投喂鱼糜、漂浮颗粒饲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分三次投喂。

种子消毒: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的浓氯或15ppm的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一次。投喂前三天,每50kg鱼服用呋喃唑酮0.5g、土霉素3g、维生素C1,每天混合投喂一次,连续三天。经过20多天的投喂,鱼长到4-6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在大池塘里投喂了。

四、淡水鲈鱼常见疾病防治

眼球白蜡烛

症状:眼球白烛病多见于春夏鱼种期,眼球上出现白斑,并逐渐扩大

症状:常见于高温季节,鱼体局部起鳞、充血、溃烂,多为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浮起来游得慢,体重减轻而死。

方法:加入2010-6氯霉素(或呋喃西林)4-5h。

肠炎

症状:病鱼腹胀、肛门红肿、流出黄色粘液、体重减轻、食欲不振,重者死亡,系饵料变质、饵料脂肪含量过高所致。

防治方法:配制0.1%剂量的呋喃唑酮毒饵,连续投喂5-7天。

鱼虱病

症状:鱼身上寄生有虱子,病鱼不安地游动,摩擦池壁。在严重的情况下,鱼会体重减轻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全池喷洒结晶敌百虫,使池水药物含量达到0.2510-6-0.310-6,之后每隔三天再施一次。一般涂抹两次即可痊愈,也可在纯净淡水中浸泡2-3分钟,鱼虱也可自行脱落。

黑体疾病

症状:病鱼黑而瘦,不吃食物,反应迟钝,常浮于水面。4-6月发病季节,体长小于10cm的鱼苗易患此病。

防控方法:没有有效的防控方法。应加强鱼苗检疫,对病鱼进行隔离并及时销毁。

从上面了解到淡水鲈鱼养殖的技术后,养殖户要开始挑选质量好的鱼苗,然后开始培育鱼苗。养殖鱼苗时,要特别注意鱼苗的投喂。如果投喂不到位,鱼苗就会生长缓慢。当然,淡水养鲈鱼,难免会有鲈鱼生病的情况,所以养殖户要仔细观察鲈鱼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